• 联系电话:

    13616666536

  • 固定电话:

    0577-88655886

  • “方法验证”和“方法确认”区别是什么? 2024-06-23 阅读数:
    实验室在使用检测方法前,均需先进行方法验证或确认,新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此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实验人员不能完全理解和执行,在检测过程中对标准方法和非标准方法都采用同一种方式和操作方法,使得检测标准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大家需明确两者的区别、实施步骤与技术参数的不同,这期帮大家详细梳理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01. 方法验证和确认的区别

    | 02. 两者实施的操作步骤

    | 03. 方法验证和确认中的技术参数

    PS: 小伙伴们关注本公众号后,每期可获取行业内干货资料,本期给大家提供 刘珍主编的《化验员读本》上下册书籍,大家关注公众号,回复 “化验” 即可免费领取。


    一、方法验证和确认的区别 

     

    1. 定义

    方法验证的对象:方法验证是指标准方法在引入实验室使用前,验证实验室人、机、料、法、环等方面是否满足要求的检测校准活动。

    所谓标准方法,是由相关专业机构评价确认后,向社会公开的技术规范文件。方法验证是指实验室在进行检测前所需要证实其自身技术能力是否满足符合了相关的规定要求。

    验证的目的是:证明检测实验室有能力依据所选择的标准方法开展检测活动,并能够得到满意的检测结果,以确保实验室可以按照方法开展检测。

    方法确认的对象实验室在使用非标准方法或其它超出、扩充修改后的标准方法时,要首先进行方法确认,确认这些方法的目标是能够获得准确有效的检测结果。

    确认的目的是:证明非标准方法的合理性、合法性,各质量参数可以满足特定预期用途的特定要求,以确保实验室能够使用合规方法进行检测。

    2. 新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要求

    第十二条 (四)检验检测机构能正确使用有效的方法开展检验检测活动。检验检测方法包括标准方法和非标准方法,应当优先使用标准方法。使用标准方法前应当进行验证;使用非标准方法前,应当先对方法进行确认,再验证。

    二、两者实施的操作步骤 


    1. 方法验证的实施

    实验室在投入使用新的检测标准时,应根据方法验证的步骤进行:

    首先,实验室相关人员应对投入使用的新检测标准文件进行评估,确保实验室的人员、设备、实验材料和实验环境满足新的检测标准的要求;

    第二步,评估结果满足检测标准的要求后,实验室需要检测实验检测人员完成的标准曲线、检出限和精密度是否达到新检测标准的要求,判定实验室是否具有执行该新标准文件的技术能力;

    第三步,在新检测标准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标准的技术路线未发生改变时,仅仅是标准名称、年号或者文本格式发生变化,实验室可直接向认可机构申请标准变更,通过技术评审,投入使用;若新技术路线与老技术路线不一致时,需要对实验室的所有资源进行重新审核评定,通过相应的实验数据来证实实验室是否具备执行新标准的能力。

    2. 方法确认的实施

    实验室人员在使用非标准方法或者扩充后的方法时,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方法确认:

    首先,实验室人员应该进行试验,进行不确定度的评估,确保技术路线和实验参数的合理性;

    其次,按照所确定的技术路线和实验参数,完成非标准方法所通过的对比试验与外部实验室进行对比后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评价;

    第三步,依据相关技术规定,完成非标准方法的文本编写,并在使用前告知客户;

    第四步,确认非标准方法中需完成特异性、抗干扰性、不确定度等评估。

    注意:非标方法的变更过程中,需要按照上述步骤重新进行确认工作,对非标文本中的变更后的技术路线及参数做出相应的修正,并通过相关的技术审核和告知客户。


    三、方法验证和确认中的技术参数


    1. 方法验证的技术参数

    方法验证工作可以利用参考标准物质或者标准物质进行校准,也可以与其他方法进行结果比对、参加国家能力验证、与其他实验室间进行比对,同时也可对影响结果的各类因素进行系统性的评审。

    技术参数如下:

    (1)方法的校准曲线

    实验室应确定检测方法校准曲线的公式以及校准曲线的范围,至少做5个点(不包括空白),测试样品溶液中被测组分浓度必须在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

    (2)方法的回收率

    在进行方法回收率实验时,对于禁用物质,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2倍方法测定低限和10倍方法测定低限进行3水平试验;对于已制定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的,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和MRL中选择一个合适点进行3水平实验;对于未制定MRL的,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和常见限量指标中选择一个合适点进行3水平实验。

    (3)方法精密度

    在进行方法精密度验证实验时,对于禁用物质,精密度实验应在方法测定低限、2倍方法测定低限和10倍方法测定低限3点进行;对于已制定MRL的,精密度应在方法测定低限、MRL中选一个合适点进行实验;对于未制定MRL的,精密度应在方法测定低限、常见限量指标中选择一个合适点进行实验,重复测定至少6次。

    (4)准确度

    重复分析标准物质或水平测试样品,测定含量经回收率校正后平均值与真值的偏差范围。

    (5)环境

    考察实验室环境是否符合试验需求,以确保排除环境对证实的影响。

    2. 方法确认的技术参数

    (1)定性检验方法开发的主要参数一般包括: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检测限、选择性等;

    (2)定量检验方法开发的主要参数一般包括: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检测限、定量限、选择性、线性、准确度、重复性、稳定性、再现性、不确定度等;

    注意:具体参数条件除与验证实验的校准曲线、回收率、精密度、准确度相同外,还需要进行特异性、耐用性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等确认

    ● 特异性

    实验室在使用非标方法时,有必要对使用方法的特异性进行分析,若仅基于色谱分析而没有使用分子光谱测定的方法,则不能用于确证。所以根据待测物的化学结构分析,确保满足方法特异性分析。确认方式可采用气相色谱分析后,再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液相色谱分析后再进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免疫亲和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气相色谱分析后再用红外光谱分析、液相色谱分析后再进行免疫层析方法分析。

    ● 耐用性

    方法应具有对实验室检测可变因素的抗干扰能力,当测定条件发生细小变动时,方法应有保证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检测条件应尽可能宽泛,以免操作起来太过严苛。

    ● 测量不确定度

    检测方法应分析其不确定度,根据不确定度大小,可判定测量结果质量的高低,以便于评定方法结果的可靠性和测量结果的可比性。

    --THE END--


    地址:浙江省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奉江路38号2号车间一、二层   电话:0577-88655886 13616666536   邮箱:2103514383@qq.com

    版权所有©浙江顺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浙ICP备21021318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浙公网安备 33030302001143号